<
m7n6小说网 > > 喵? > 第1379章
    “她因为不方便靠近自己生前工作的地方,沮丧了好久。”

    “看到害她死亡的那伙犯罪分子被判刑, 也没能让她多高兴几分。”

    小绒毛:“那只警察阴差现在在哪儿?”

    姚晁:

    “满世界行侠仗义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她说得给自己找点事做、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太难看。”

    “等哪天她经过我们城市, 再介绍你们见面。”

    阴差们没有很靠谱的远程通讯工具。

    一般是在锁魂链中记录下其他阴差的魂体能量频率, 当需要联系时,便将信息输入自己的锁魂链内,传递向那个频率。

    之后信息会化为能量飘入对应阴差的锁魂链、被对应阴差读取。

    这个传递过程最大的问题是, 信息能量在从一条锁魂链飘向另一条的过程中, 可能会被多种因素冲散、拦截、修改。

    导致本该收到某信息的阴差收不到信息,或收到错误信息。

    其中“冲散”是最常见的。

    比如一只失去理智的鬼为了弄死自己的执念人物,选择自爆魂体。

    其自爆时如果有信息能量不巧路过, 便必然会被顺带炸毁。

    有时“冲散”也可能是故意的。

    有鬼会精准针对某些信息能量制造一场小规模的能量爆炸。不过这需要比较高的能量控制技术。

    同样对能量控制技术要求较高的是“拦截”。

    “拦截”可以是误导式的, 比如让信息能量找不到自己的目的地,而在空气中不断打转, 直至能量耗尽。

    也可以是捕捉式的,比如将锁魂链变为一张细密的网,用网抓住信息。

    这两种拦截方式经常结合使用。

    即,先消耗信息包含的部分能量,然后抓起来便更容易。

    抓住信息是“修改信息”“传递错误信息”的基础。

    但如果真想让修改后的信息骗过收信息的鬼差,那么光有高超的能量控制技术还不够,还需要对收发信息的双方都足够了解。

    没锁魂链的鬼最多能做到炸毁信息,基本做不到抓住信息,修改信息的可能性更是为零。

    锁魂链除了担任打架工具、通讯工具、证明身份工具、内心状态检测工具等外,还可成为窃听器、船、椅子、探子等。

    比如,觉得某处可能有害魂体,那么可以让锁魂链变细、变长,少量探入那个危险区域。

    如果那处确实有害,那么这样做顶多损失一小截锁魂链,后续容易养好,不会给阴差造成严重损伤。

    总之,锁魂链之于阴差,就是全能工具。

    也是阴差之所以比孤魂野鬼们强大的重要依仗。

    姚晁一边说着“如果想把锁魂链当玩具,也没问题”,一边把自己锁魂链的一头变成逗猫棒形状,在小绒毛面前晃来晃去。

    小绒毛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姚晁:“难道已经完全不会产生‘扑上去’这类本能反应了吗?那种本能是依托于猫肉身的?”

    小绒毛:“你要不要猜猜我成为魂体至今多少年啦?”

    姚晁:“哦,是阅历带给了你沉稳。”

    小绒毛:“应该说,阅历让我见过、玩过太多的逗猫棒,你这么粗糙的,玩起来太寒碜。”

    被鄙视了的姚晁让自己的锁魂链重新变为普通链条形态,带着小绒毛继续去找新鬼。

    小绒毛:“去火葬场、医院那些地方守株待兔不好吗?”

    姚晁:

    “火葬场肯定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多数尸体被送到火葬场时,其对应魂体的能量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即使略有些残留部分,也会自己消散,不需要额外劝。”

    “而执念重的少部分,执念核又差不多已成形,没有劝的余地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去火葬场等于马后炮,基本不赶趟。”

    “身体刚死一小时之内的鬼是意识相对最清醒,也最摸不清状况、容易忽悠的,才有阴差发挥的空间。”

    “医院倒是死人频繁,但就因为太频繁了,导致整体气氛压抑。”

    “很多阴差都不喜欢医院的气氛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医院里的重伤、重病患者,很多对自己的死亡是有预期的。”

    “想不想得开,在死前便差不多有定论了,不需要死后才听劝。”

    “多数阴差都更喜欢在街上闲逛碰运气。”

    “指望偶遇车祸、坠楼、凶杀等。”

    “有些孤魂野鬼会故意制造事故,害人死亡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在道路设计本身就有问题的一些路段,突然显形吓唬开车的人,轻松便能弄出车祸。”

    “等人死后,这些作恶的鬼还飘到对方的魂体旁边,说‘你是被我害死的哦’。”

    “让对方憎恨、产生执念、形成核,成为鬼。”

    “赶走那些意图制造鬼的鬼也是我们阴差的日常工作之一。”

    小绒毛:“那些鬼为什么喜欢制造恨他们的鬼?”

    姚晁:

    “有些是闲的,有些是看不得活人过得好。”

    “作为鬼能享受的东西很少,有些就会嫉妒活人的滋润。”

    “想想看,一只鬼,酸甜苦辣什么味儿都尝不出来,飘在路上却听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地抱怨说‘这个烤串不够辣’或者‘这杯奶茶太甜了’。”

    “一瞬间产生嫉妒,并冲动害人,也不是不能理解,对吧?”